近日,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、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、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发布《关于命名2024年北京市科普基地的通知》,经形式审查、专家评审、现场踏勘和社会公示,泓信生物申报的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科普馆成功获评“北京市科普基地”。
作为深耕干细胞领域科普的专业平台,科普馆依托北京牙髓干细胞库自身专业优势,充分转化科技资源,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科普服务,此前已先后获得北京市中小学生大课堂资源单位、北京市经开区科技馆之城、北京市大兴区青少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等多项认定。
“北京市科普基地”是推动首都科普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、提升全民科学素养的重要载体。此次获评,即是对科普馆科过往科普工作的高度认可,更是全新起点。未来,泓信生物将以此为契机,充分发挥前沿技术与平台优势,为社会公众及广大中小学生打造更丰富的细胞探索场景,让“硬核”科技转化为可感知、可体验的科普内容,切实履行干细胞科普职能,为推动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领域发展注入更多力量。
关于科普馆
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科普馆是以干细胞与基因为主题,融合声、光、电、多媒体及互动体验于一体的细胞知识科普教育场馆,开放面积近3000平米,致力于为公众提供具有科学性、趣味性、互动性的科普及研学服务。自运营8年来,科普馆面向全社会开放,接待社会团体、中小学生参观及主题活动1300余场,服务观众超20万人次。馆内配备了细胞知识查询机、智能滑轨屏、RFID模拟显微镜、书膜投影、提拉电子档案库、150度弧幕投影等多媒体设备,全馆照明和设备实现平板终端智能化控制,同时依托干细胞库的资源与专业技术人员优势,开发了系列特色主题活动,让“看不见、摸不着”的细胞科学变得可感知、可探索。
为儿童青少年:打造沉浸式细胞科学启蒙
针对儿童与青少年群体,科普馆以“场景化 + 实践化” 为核心,设计多层次科普活动,激发科学探索热情。
主题活动:通过“萌娃探科学”“探秘细胞之旅”“细胞科技研学营”等活动,帮助青少年理解干细胞、免疫细胞与人体的关系,将抽象细胞知识转化为具象场景。
实践赋能:设置细胞模型拼插、细胞彩泥创作、乐高积木拼装液氮罐、DNA双螺旋结构组装、显微镜观察组织切片、“液氮秀”等互动环节,让知识在动手实践中内化。
空间支持:设立青少年开放实验室与活动室,提供模拟细胞培养、移液枪操作、液氮实验等特色体验,旨在培养科学素养,为青少年播下探索生命科学的种子。
为成人群体:传递正确的干细胞知识
面向成人观众,科普馆聚焦“科学认知+实地感知”,助力公众建立对干细胞的正确认知。
专业知识科普:系统讲解造血干细胞、牙髓干细胞、脐带干细胞、脂肪干细胞、免疫细胞等多种细胞的来源,以及生物样本库的功能与价值,帮助公众辨识干细胞,厘清认知误区。
实地参观体验:组织参观细胞制备中心与储存库,直观了解细胞储存流程及临床应用最新进展,让抽象的“细胞科技”变为可观察的实体场景,增强对干细胞领域的科学认知。